選礦搖床的構(gòu)造主要由床頭、床面和機架三部分組成。
選礦搖床是一個矩形或近似矩形的寬闊床面。床面微向尾礦側(cè)傾斜,在床面上釘有床條,或刻有槽溝。由給水箱?入的洗水沿傾斜方向成薄層流過。由傳動端的傳動機構(gòu)使床面作往復不對稱運動。床面每分鐘來回運動的次數(shù)稱之為沖次。床面前進與后退的距離叫沖程,當?shù)V漿進入給礦槽時,在水流和搖動的作用下,不同密度的礦粒在床面上呈扇形分布。
選礦搖床分類的方法較多,目前尚無統(tǒng)一的分類方法。按床頭來分有:凸輪杠桿搖床、偏心連桿搖床和彈簧搖床。按處理物料的粒度分有:粗砂搖床,處理粒度為3~0.5毫米;細砂搖床,處理粒度為0.5~0.074毫米;礦泥搖床,處理粒度為0.074~0.037毫米。按作業(yè)性質(zhì)又可將搖床分為粗選搖床和精選搖床。前者主要以獲得較高的回收率為目的;后者主要以得到較高的精礦品位為目的。按搖床的結(jié)構(gòu),又有單層、多層之分;落地與懸掛之分。按立場又可分為重力搖床和離心搖床。
選擇選礦搖床要根據(jù)入選原礦的最大粒度、處理量和廠房面積等來決定。給料粒度大于0.2mm時選用粗砂選礦搖床,粒度為0.2~0.074mm時采用細砂選礦搖床,粒度小于0.074mm時用礦泥選礦搖床。入選物料粒度越細,選礦搖床的處量能力越低。例如,用云錫式選礦搖床處理錫礦石,入料粒度0.5~0.2mm時的粗砂選礦搖床的生產(chǎn)能力約為0.8~1.0t/h,而處理0.074~0.04mm的礦泥選礦搖床的生產(chǎn)能力僅為0.2~0.3t/h。當廠房面積小、單層選礦搖床擺不開時,可選用多層選礦搖床。
選礦搖床安裝要求平整,運轉(zhuǎn)時不應有不正常的跳動,縱向一般為水平的,但處理粗粒原料時,精礦端應高0.5°,以提高精選效果;而處理細泥的選礦搖床,精礦端應低0.5°,以利于細粒精礦向前移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