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s搖床是一直處于不斷地的改進和發(fā)展之中的,河南浩鑫實業(yè)有限公司也一直專注于6s搖床的改進,為客戶設計出符合其實際的選礦流程和設備選型,以達到資源和設備的最優(yōu)化利用。
1890年首度制成了6s搖床,但此時的6s搖床主要用于選煤,其是利用撞擊造成床面不對稱而進行的往復運動。到1896—1898年A威爾弗利制成了選礦用的6s搖床,6s搖床頭采用偏心肘板機構。1918年普蘭特一奧又以凸輪杠桿制成另一種傳動機構。這兩種6s搖床頭結構經過改進至今仍在使用。第二次世界大戰(zhàn)后德國制成了偏心輪傳動的快速6s搖床。但這些6s搖床的主要缺點就是占地面積大,而且單位廠房面積處理能力低。
為此,人們又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進措施:為了解決占地面積大的問題,床面向著多層化和離心化方向發(fā)展。50年代我國即制成了雙層6s搖床、四層6s搖床和六層礦泥6s搖床,但因床面慣性力難以平衡而未獲推廣,原蘇聯(lián)曾研制出雙聯(lián)三層6s搖床。英國在60年代用玻璃鋼做床面制成雙層及三層6s搖床,每個床面均有單獨的傳動機構。西德為了解決選煤廠大處理量的要求,建造多層配置的塔架。這些多層結構6s搖床仍沿襲了原有座落式安裝方式,還不能大量設置在樓板上。1957年美國首先研制出多偏心慣性齒輪床頭,接著制成多層懸掛式6s搖床,是6s搖床結構的一項重大革新。1975年我國也制成了這種6s搖床,并已應用于生產。離心6s搖床是將床面做成弧形,多個床面圍成一個圓筒,沿軸向開縫,在振動的同時又在回轉運動中借離心力強化選別過程。在工業(yè)試驗中獲得了良好分選效果,但因結構復雜而未獲推廣。